首页 > 慈善人物
慈善人物

卢阿光:慈善一生
时间:2008-11-26 字体:[ ] 分享到:
0

□记者 董宝生
  提起太清宫住持卢阿光,人们总是和行善仗义与古道热肠联系在一起。在2008年4月召开的全国劳动英模大会上,卢阿光荣获“全国慈善捐助劳动英模”光荣称号。这是卢阿光获得的又一次殊荣。据统计,1996年至2008年,卢阿光主持的太清宫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达2034万多元。
  父母亲善良慈悯之心,在阿光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卢阿光担任太清宫住持后,千方百计筹集捐款、扶贫、救灾、助残、帮困,这也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卢阿光今年77岁,作为太清宫住持,一生行善乐助,积极投身扶贫济困,热心支持社会公益,把自己的毕生奉献给了他所信仰的慈善事业。
  说起第一次行善,卢阿光讲了一段动人的故事: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家境非常困难,依靠父亲给人家打短工为生,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阿光13岁那年,家中断了口粮,父亲只好让他去姑妈家要点粮食。姑妈给了他5斤面粉、5斤白豆和两角钱的渡船费。当他赶到渡口时,看见有人准备宰杀一条蛇,然后分段出售。小阿光可怜那条蛇,便哀求卖蛇人,用他手里的面粉、白豆和两毛钱换了蛇。阿光提着装蛇的袋子,径直上山将蛇放生。回来时,阿光已经两手空空,连坐船的两角钱都没有了,他只好走旱路,连走带跑了3个多小时才赶回家。到家后,他不敢吱声,在继母的鼓励下,阿光胆颤心惊地将事情原委告诉了父亲。本以为父亲会大发雷霆,没想到父亲却说:“阿光,这是好事,不需要瞒我啊。”然后父亲用家中仅剩的两角钱去买了一点粮食。
  父母亲的善良慈悯之心,在阿光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换蛇放生的善举,就像一颗善良的种子,在他心里生长、发芽、长叶,一旦条件成熟,就要奉献果实。卢阿光担任了太清宫住持后,始终走在为慈善事业奋斗的路上,千方百计筹集捐款、扶贫、救灾、助残、帮困,这也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今年9月份,文成县南田镇九都村妇女黄英兰因患尿毒症急需做换肾手术,巨额资金使她寸步难行。她在区慈善总会的引荐下,找到卢阿光。卢阿光了解情况后当即捐出2万元,补助换肾手术费用,手术十分成功。11月13日,卢阿光又召集区宗教界扶贫济困协会会员开会,研究决定再捐助5000元作为黄英兰药用。
  2005年10月,我省龙泉市屏南镇南洋村农民工王振利在一起事故中,全身被大火烧伤,面积达85%以上,需急送温州市118医院抢救。伤者因家庭困难,无法解决巨额医疗费,当晚温州电视台发布此消息。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卢阿光一方面立即召开太清宫管委会,决定捐助2万元,一方面又先后向熟悉的老板和道院筹集21万元。经过治疗,目前王振利伤势已愈。
  卢阿光行善乐助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
  1997年7月,卢阿光从报纸上得知文成县一名雷姓老人因收养3个孤儿,生活陷入困境后,当即在太清宫召开会议,并带头捐款。在卢阿光的带动下,宫内人员纷纷献爱心,在很短的时间内筹得捐助款2070元,并特别购买了几条新棉被,派两人专程送往雷老家里。
  2000年2月,卢阿光得悉我区西部山区的泽雅、北林垟、五凤垟以及西岸4个乡镇山洪暴发受灾严重后,马上派人送去426套儿童装、20条棉被,并给25户特困户每户送去300元钱。
  2001年12月11日至20日,身为市道教协会扶贫办主任的卢阿光已年过七旬,但他仍然随同市道教协会陈崇杰会长等一行人员,历时9天时间,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奔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乐清、永嘉、瓯海、鹿城、洞头、瑞安等11个市县(区),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并把10万元救济款、200条棉被、200多桶食用油等物品,亲手送到年老体弱和生活困难的村民手中。
  此外,卢阿光还向潘桥火灾死难家属捐资20万元;向三垟火灾死难家属捐资10万元……卢阿光这种行善积德、关心群众疾苦的高尚风格,令贫苦百姓顿首感谢。

节约一分钱、多献一份爱。长期以来,卢阿光不仅关怀贫寒疾苦的群众,而且始终不懈地做着扶贫无地域,慈善无国界的事业。
  卢阿光退休后一直住在太清宫,主持太清宫事务近30年来,不计分毫报酬,不拿分文工资,勤俭节约,就连宫里的废纸、旧瓶都积攒起来卖钱。他长期坚持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节约一分钱、多献一份爱。长期以来,卢阿光不仅关怀贫寒疾苦的群众,而且始终不懈地做着扶贫无地域,慈善无国界的事业。
  1998年六、七、八月,我国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遭遇了历史上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当卢阿光从电视和报纸上得知灾情后,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号召,带领太清宫一马当先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款60万元。
  1999年10月初,我市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水灾无情人有情。在卢阿光倡议下,太清宫向区政府慷慨捐资50万元。
  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夺去了许多无辜老百姓的生命。卢阿光主持的太清宫在危难时刻,毅然向市“非典”办捐助12万元。
  当2005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远在印度洋海啸灾区,传来的噩耗无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1月8日,卢阿光主持的太清宫一次性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20万元,表达对异国遇难平民的深切哀思。据悉,这是我市开展援助海啸灾区活动中捐助的最大一笔善款。
  2006年,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太清宫向泰顺县司前镇畲族群众捐助扶贫款10万元。
  2007年初,太清宫出资50万元支持温州市新农村建设。
  2008年初,南方雪灾捐资20万元;四川抗震救灾捐助37万元,太清宫个人捐资50500元,卢阿光捐助15000元。
  此外,太清宫还向市慈善总会累计捐资140万元;向区慈善总会累计捐资320万元;向市道教“扶贫办”捐资110万元;向西山路改建工程捐资60万元;向将军桥老人协会建公寓捐资30万元;向岙底乡建党员活动室捐资10万元;新加坡筹建道教学院,太清宫捐助3万元……截止2008年11月中旬,太清宫累计向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捐资达2034万多元。
  卢阿光慷慨解囊,奉献社会,被人们称为“活包公”。他平平淡淡地说:“配合政府搞好扶贫救灾和希望工程,支持公益事业,慈善为民,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卢阿光热心公益事业,为民造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慈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卢阿光慷慨解囊,奉献社会,慈善一生,荣誉一身。
  卢阿光被聘为市、区慈善总会永久副会长,先后被评为市、区首届“慈善之星”光荣称号。2004年5月,卢阿光参加了全省慈善总会表彰大会,荣获“省十大慈善之星”称号。由于卢阿光助人为乐、慈善奉献的事迹特别突出,2004年3月3日应新加坡道教协会会长李至旺邀请,赴新参加了新加坡第九届道教节庆及“中华传统文化生活”活动。在庆典仪式上,他受到了新加坡总统纳丹的亲切接见。2006年,他荣获中国最高慈善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和“中华慈善之星”。2007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大会上,卢阿光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
  卢阿光慈善为民的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浙江省“慈善10年采访团”专题采访了卢阿光。但他却平平淡淡地说:“配合政府搞好扶贫救灾和‘希望工程’工作,支持公益事业,慈善为民,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近日,卢阿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非常低调,他表示:“平凡人做平凡事,我尊崇以德为本,以德为行,以德为生,以德为仁,为民造福,为社会奉献,这是我终生追求的目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