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关注
慈善新闻
热点关注
八方慈讯
慈善影音

关注特殊群体,书写有厚度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时间:2021-07-30 来源:慈善总会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如 字体:[ ] 分享到:
0

  困难群众就业“饭碗”端稳了,收入有了保障;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生活更有“温度”;特殊群体兜底保障,把各项惠民政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正在成为瓯海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气质。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探索共同富裕瓯海路径的新征程上,瓯海把人文关怀落实到特殊群体的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更好发挥兜底性、基础性作用,走出了一条瓯海特色的困难群众帮扶之路,让发展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牢牢守护百姓“稳稳的幸福”。

  全面排摸强兜底

  织牢民生“暖心网”

  解决特殊群体兜底才能保证全体人员共同走上富裕之路。为此,瓯海深入细致摸排辖区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情况,针对因病返贫、因残陷贫、因祸致贫、因孤致贫等四类特殊群体,发动社会力量建立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同时财政每年拨出400万经费通过商业保险的形式,让特殊群体没有大的后顾之忧。

  泽雅镇上村村的周先生因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导致家庭贫困,当地干部将他纳入低保对象,每年在生活方面给予帮扶。周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我生病住院治疗,医疗花费使家里负担很重。现在政府兜底保障。有了这笔钱,我看病有了保障,政策真是越来越好。”

      2020年,周先生因病住院治疗,发生住院费用46.66万元,其中符合医保政策范围费用32.52万元,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13.95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0.72万元、医疗救助补助5.56万元后,个人应负担部分高达16.44万元(其中个人自负部分2.3万元、自理自费部分14.14万元)。在特殊困难群体扶贫新政策实施后,周先生享受两项兜底医疗保障,个人自负2.3万元全额由补充商业险赔付,自理自费部分由瓯海区慈善总会救济4.8万元后,通过联席会议以“一事一议”方式对8万元以上部分再救济4.35万元,综合起来个人实际负担的医疗费仅为4.99万元,负担率下降了70%。

  2020年起,瓯海区率先实行特殊困难群体扶贫新政策,年投入千万元兜底保障特殊困难群体,以购买补充保险、建立专项基金、单独列户纳保、提高补助标准、扩面扶贫基地五项新政兜底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冲破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自负上限。新政策的落地,有效缓解困难群体的家庭就医负担。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开始,瓯海区慈善总会已实施“因病致贫家庭救助”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困难家庭大病救助、慈善护肾救助、救急难救助、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的医疗救助体系,2015年到2020年底,累计救助人数2300多人次,救助总金额达到1800多万元。今年,瓯海还制定《瓯海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奖励办法(试行)》,鼓励全民参与发现困难群众,提供相关线索供救助部门核实确认并给予奖励。

  救助服务有温度

  助残就业促增收

  盛夏时节,走进泽雅镇包岙村林克良蔬菜种植场,放眼望去,油茶园沿着丘陵起伏,油茶果长势喜人,颗粒饱满,只待到霜降时节来采摘。“前年我们榨了300斤茶油,去年增长到900斤茶油,今年我们还要再加把劲,让产量再提高”,对于油茶果的产量,种植场负责人林克良充满信心。

  1996年,林克良因脚疾住进了医院,一场手术过后,由一个健全人变成了残疾人。但是,他并不气馁,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初带头承包了泽雅镇包岙村200亩山地种植油茶。种植场设立之初,管理房建设、拉电线、购苗、人工除草等前期费用共需50余万元。毫无积蓄的林克良对接了林业、残疾、慈善、银行等各部门,在多方支援下,林克良终于圆梦。

  现在,在“油茶+山稻”立体套种三年后,林克良更新套种,采取“油茶+西瓜”立体套种,以番薯、花生、玉米、南瓜等蔬菜为辅,做到自然农法种植,创建高品质、自然、绿色食品品牌,并带领周边十几名残疾人从事油茶基地日常管理、共同致富。该蔬菜基地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家庭林场、省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市“农村造血型扶贫基地”、市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网点等。林克良说:“瓯海区慈善总会每年会对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我们的帮助真的很大。”

  从输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并重转变,瓯海区通过“造血型”扶贫基地的遍地开花,让农户走上可持续的致富道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农村“造血型”扶贫基地建设的试点工作,到目前,全区拥有省级“造血型”扶贫基地1个,市级“造血型”扶贫基地3个,区级“造血型”扶贫基地6个。10个基地都位于瓯海西部的泽雅山区,共吸纳500多名山区农民参加基地劳动,使大批山区困难群众增加了收入,有了自我“造血”功能,这些没有技术、年龄偏大、经济收入低的群众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摆脱了贫困。

  今后,区慈善总会每年还将对全区精准扶贫公益项目——“造血型”扶贫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由政府把关,引导扶贫基地从单一的经济型救助向项目型救助转变。

      聚焦“一老一小”

      用心筑牢幸福底线

  在泽雅镇丰源村,97岁高龄的原浙南游击纵队队员周福连激动地握着瓯海区民政局回访人员的手,表示感谢。他拉着大家参观了经过改造的房屋和新装修好的卫生间,细细诉说着改造后带来的方便。原本杂乱的电线现在被“藏”了起来,给这座木质的老房子添了份安全;卫生间里,安装了新的马桶和助浴椅,老人只要坐在椅子上便可以轻松洗澡。周福连老人告诉记者:“改造人员给我们的卫生间贴上了花岗岩,给我们挖通了排污管道,现在上厕所、洗澡方便多了。”

  今年,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列为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瓯海区将16位有改造意愿的老党员、老交通员、老游击队员的家庭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并优先改造完成。适老化改造主要针对老年人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居家环境改善等方面从专业化角度进行改造,改造标准15000元/户,为全市最高。

  残疾儿童少年还有他们背后的家庭,这是一个很大的特殊困难群体。聚焦特殊儿童,瓯海区通过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零拒绝,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瓯海区利宝特殊教育学校接纳不具备随班就读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其他残疾儿童在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等方式,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现应学尽学。

  在共同富裕路上,越来越多爱心人士也积极投身瓯海区社会救助事业,在各自的领域内组织发动志愿者参与救助、帮扶,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携手共进,为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多彩的民生行动背后,折射出瓯海区委区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迈上新征程,瓯海区将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健全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升智慧救助水平,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困难群众,让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幸福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