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慈善新闻
慈善新闻
热点关注
八方慈讯
慈善影音

瓯海区村社慈善基金规模倍增推进会暨半年度工作例会召开
时间:2024-07-19 来源:慈善总会 作者:王宁 文/图 字体:[ ] 分享到:
0

1.jpg


7月18日,温州市瓯海区村社慈善基金规模倍增推进会暨半年度工作例会在郭溪街道召开,通过现场观摩示范点位,互相交流推广经验,助推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宋孝、区慈善总会会长张纯一、区民政局局长陶臣建、郭溪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新坚、区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许世滋、区府办副主任朱成毅、区慈善总会副会长金爱云等出席会议。全区13个镇街慈善工作分管领导,各慈善分会秘书长及村社慈善工作室主任代表等参加会议。


在郭溪街道凰桥村慈善工作室.jpg


推进慈善基金规模倍增是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开展慈善事业五大倍增行动的重要内容。为此,总会自2024年起,积极开展慈善基金规模倍增推进年活动,大力实施慈善基金“三百工程”,即百村共富帮扶基金、百企共富帮扶基金、百个爱心微基金。上半年新增大好大共富基金等企业、社会组织基金14个,基金规模为1650万元,新增村社帮扶基金20个,基金规模218.75万元。村社帮扶基金从去年的99支增至目前的181支,覆盖率97%,新增村社帮扶基金规模达699万元。总会上半年共募捐4477万元,救助及公益支出4271万元。


在探索慈善基金募捐的实践中,各镇街、村社立足自有优势资源,进行转型升级,探索各具特色的慈善基金发展之路。


2.jpg


今年年初,郭溪街道借助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契机,街道层面发动企业家捐献爱心,累计筹集善款180余万元,2月份设立总规模100万元的“郭溪新乡贤联谊会关爱基金”,并在做好乡贤、企业家等精英群体发动的基础上,全力拓展募捐渠道,将“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延伸到千家万户。郭溪街道凰桥村从接受第一批捐资即燎原社区解散派分基金开始至今,村慈善工作室及社会公益募捐累计超过200万元,特别是基金的管理规范透明,历年募捐收入和支出以及救助和公益活动形成了永久档案资料,并对外开放,村民随时可以查询。郭溪街道郭溪村采取村两委分头拜访、村支书点对点跟进、“借机”开展爱心捐款活动的三步走方式,广泛宣传、落实捐款,争取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营造社会面的捐款氛围。泽雅镇林岙村改变传统习俗,拓展募捐路径,将老人祝寿分红包的钱以慈善基金的方式捐到村慈善工作室,用于老人集体做寿、开展慈善帮扶活动等。慈爱义工队坚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发动周边单位、企业、乡贤和爱心人士捐资,并积极参与申报公益创投资金。截至目前,“瓯海区慈善总会慈爱基金”募集善款达200万元。推进会上,优秀镇街、村社和基金代表谈出成绩与亮点,相互学习取经验,沟通交流促提升。


10.jpg


现场还召开了半年度工作例会,梧田街道和瞿溪街道就上半年慈善工作开展情况作了汇报。张纯一表示,推进活动之所以有如此成效,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党政高度重视支持,二是基层慈善工作者的尽职尽责,三是工作措施有力有效。下半年要因势利导,继续以慈善基金规模倍增推进年为抓手,围绕六个聚力推进慈善工作。一是聚力大众慈善,不断增强慈善新动能。倡导人人做慈善,把“慈善一日捐”向千家万户延伸,不断培育慈善新动能,不断营造大众慈善氛围。二是聚力实力慈善,不断做大基金规模。广泛发动乡贤、侨胞、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慈善爱心事业,继续推进慈善信托,重视慈善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三是聚力基层慈善,不断加强基层组织网络建设。在村社慈善工作室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六有”建设,实现基金、义工队伍、义工服务、宣传阵地等方面的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四是聚力品牌慈善,不断提升慈善影响力。完善较大影响力的救助以及公益项目,扎实开展“强城有我·义工同行”等项目,做好造血型帮扶基地的建设。五是聚力人文慈善,不断打造慈善新高地。要通过慈善文化“六进”活动,通过宣传推广慈善典型,进一步营造好社会氛围。六是聚力法治慈善,不断提高依法依规行善的水平。大力宣传新慈善法,加强规范管理,用法律规章守住底线。


11.jpg


胡宋孝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奉献、友爱、互助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动全区上下每一位社会成员参与支持慈善事业。要强化领导责任,把牢正确方向。以政策为依据,以项目为重点,实施目标导向、募集受益、配捐奖励、考核表彰和宣传引导五种机制,推动慈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要做大基金规模,树立慈善标杆。要把推进慈善基金规模倍增作为推进全区慈善事业发展和提升慈善工作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年度工作责任考核目标,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创新资金募集机制,拓展多元化募捐渠道,激发各类捐赠群体的积极性。要加大参与力度,弘扬“人人慈善”。各镇街要加快村级慈善工作室、“义工之家”等载体建设。发挥属地义工队的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拓展技能技术型的公益活动,打响有辨识度的慈善品牌,借助品牌影响力,吸收各方力量参与,广泛普及慈善文化,营造“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