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慈善论坛 > 慈善论坛
慈善专刊
慈善论坛

虞文成在2022年慈善助学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8-29 来源:慈善总会 字体:[ ] 分享到:
0

修身立志 筑梦起航

——在2022年慈善助学会议上的讲话


(2022年8月26日)


瓯海区慈善总会会长 虞文成



同学们:


我区慈善助学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这二十年来,我区的一批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为慈善助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基本达到了总会提出的“不让一个学子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而上不了学”的目标。在这里,同学们与我一起向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年来,“我要圆大学梦”慈善助学项目,共资助大学生21949人次,支出4209多万元。2022年慈善助学,到目前为止,已申报的有157人,需助学资金78.5万元。其中,新申报41人,老生申报116人。通过二十年的慈善助学活动,我有三点感想:


一是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贫富差距在一个非常长久的过程中是不会消除的。共同富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才有可能初步实现。因此,我们当中总有一些人由于疾病、灾难或个人原因生活陷入困境,给他们子女带来了许多的无奈。所以,政府与社会予以帮助是制度与人性所决定的。客观因素造成的情况,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就像我们的父母不可选择一样;但我们的主观努力,是可以改变自己前途的。先天与后天,我们应该选择后天去逆天改命,创造自己的奇迹。有位哲人说过,你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二是传统在传承,美德在弘扬,互帮互助为慈善助学搭建了一个爱的平台。在区慈善总会成立之初,就把“慈善助学”作为优先项目予以安排,为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助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发扬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积极出资结对困难家庭的学子,让他(她)们实现了走出家门、改变命运的大学梦。这个项目,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9年,“我要圆大学梦”慈善助学项目获得了第六届浙江慈善奖,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

三是观念在改变,思想在更新,更多的学子在上一代人的手中接过了爱心助学的接力棒。在慈善助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还有很重的思想包袱。这很现实,但应该要去克服。爱心是伟大的、高尚的,我们要用感恩之心真诚接受这份礼物,用学有所成来感谢他们的资助。同时,要像一些学长一样树立“我有能力了要像爱心人士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信念,把慈善助学这个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同学们,一个人的家庭出身,面对的家庭环境是无法选择的。我们不要埋怨父母长辈,他们把你们养大也非常不易。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条路,充满了竞争、曲折、艰难与困苦,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去争取、去奋斗!在这里提三点希望:


第一点:脚踏实地,立志高远,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人生苦短,青春在不断流失。你们已走过了快乐的童年,经历了烦恼的十二年小初高学习过程,即将开始大学的筑梦之行。这是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有位哲人说:这个世界具有矛盾的统一性,如阳光与阴影同在,绝望与希望共存。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去把握、去驾驭了。因此,从某一方面来看困难与挫折,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只有在困难和挫折中坚定初心、砥砺前行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与成熟,才会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强大。古人云: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讲的就是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需要经历生活的锤炼的道理。在《我要圆大学梦》这本书里,我们选取了几位你们的学长们的成长经历,反映了他(她)们自强不息,走向全新的生活与事业的事迹,很值得大家学习。


第二点:学有所成,夯实基础,做社会有用之栋梁。大学是个小社会,包含了各色各样的人与事。努力做到不攀比,不跟潮,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在我们助学的二十年里,出现许多这样的好学生。从2010年起,我们设立了“慈善成才奖”,每年从助学的同学们中评选一批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学子予以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奖励。至今,已奖励学生238人,发放奖励金47.6万元。今年,有18位学子获得“慈善成才奖”。刚才,应瑞茹、陈璐璐同学还作了个很好的发言,我从中仿佛听到了竹林里的竹子茁壮成长发出的声音。同学们,人生旅途,犹如大海行舟,面对惊涛骇浪,只有处变不惊,沉得住气,从容驾驭,才能乘风破浪无往不胜。


第三点: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常怀感恩之心是前进的动力。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杭州的灵隐寺,这个著名的佛教圣地有一副很有哲理的对联,说出了做人应有的态度。上联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联是“万事只求半称心”。说出了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也不要有太多的烦恼。不如意、不称心会常常陪伴着我们的生活。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在人生旅途前行中,逼着你长大。要把逼着你成熟的人与事当作自己生命中的恩人。我们要淡视纷争、淡定处世,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做到无私小我、心有大爱。当我们有能力了,要做一个青年志愿者,传承大爱精神,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同学们,内心的强大,才是一个坚强的人、纯粹的人。记得台湾著名女作家简媜说过一段话,人生如旅行,让我们“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和来世”。是的,当你搭上这趟人生列车,来路已无可眷恋,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同学们,你们的希望在明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