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入万家:黄小燕二十七载的初心长卷
时间:2025-07-14 来源:瓯海区慈善总会 字体:[ ]

在瓯海区景山街道净水社区,居民们都知道一句温暖的默契:“有事就找小燕姐”。这声呼唤背后,是黄小燕二十七载如一日扎根社区、以心换心的漫长岁月。她如同燕子衔泥,一点一滴筑起社区爱的暖巢,更以朴素身影诠释了基层党员最深沉的力量。


黄小燕的善念之根,早在小学时代就已深植。五年级时她便开始默默护送残疾邻居上下学,风雨无阻直至初中毕业;坚持多年去邻居一位小姑娘家帮忙洗衣、陪伴她上山玩耍,这些看似细小的坚持,却是她生命里最温柔的底色。这份自小养成的担当,在日后漫长的社区工作中,化作了无数次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


微信图片_20250709104141.jpg


她从44岁开始在社区工作至今已有27年,成功调解了数百起案件,直接参与拆迁、家庭、邻里、婚姻的各种调解工作,有着自己的调解方式。她带动社区自治调解工作,建立社区自治调解小组,带领团队成功调解社区邻里矛盾200余起。在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她为“小燕姐”,不管是家里发生大事小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小燕姐”,只要居民需要她都第一时间放下手上的事情赶到居民身边,不管是半夜出现的火情,还是凌晨家里水管漏了,她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微信图片_20250709104147.jpg


微信图片_20250710084902.jpg


她经常帮助有困难的群众:一位独身妇女摔倒受伤,她火速送医,术后为女子更衣喂食、陪伴护理,像亲人般照料;一位病危妈妈的丈夫失业、儿子面临学业难关,她将孩子认为“干儿子”,有需要就资助他,帮助那个孩子完成梦想;一名拆迁户因男主人重病而不愿搬迁,她每天去探望,男主人逝世后,她主动帮助料理后事,又帮助她家整修周转房和搬迁安家;她照顾邵阿婆十余载,为她送餐、洗澡,打扫房间;她关心因车祸瘫痪的胡女士27年,把她当自己妹子,帮忙买生活用品、修理家电,打扫卫生等,帮她申请低保,支持她开杂货店,给胡女士带来生活的希望。黄小燕还是宋大姐帮教室的主要成员,经常参加监所帮教活动。作为宋玲华慈善工作室的爱心妈妈,为励志女孩包珍妮多次捐款,义卖她的诗歌集。获得最美瓯海人的8000元奖金也全部捐入宋玲华慈善基金。在这期间她帮助过许许多多的人,在帮扶工作中,她个人捐款十余万元。 居民们说得实在:“小燕姐的真情,比金子还珍贵。”


微信图片_20250709104137.jpg


黄小燕深知,单凭一己之力还不够,她将个人善行升华为集体力量,让善意在社区土壤里蓬勃生长。她推动成立“小燕调解室”,让邻里纠纷、家庭纠纷、拆迁纠纷等消弭于萌芽。她建立净水社区义工队,广泛吸纳贤能、爱心人士80余人,随后还下设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医疗志愿服务、城市驿站志愿服务等多支分队,组织开展各种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义工公益服务等活动。每场活动背后,“小燕姐”一条消息,义工们纷纷响应立即到位,让互助之火燎原。


微信图片_20250709104133.jpg

为93岁邵阿婆送餐

最动人的回响,莫过于善意的流转。当年那个因母亲病危、父亲失业而被黄小燕认为“干儿子”并倾力资助的孩子,如今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主任医生;一位曾受她资助的小伙子在黄小燕发起工作室募捐时,慷慨捐出5万元:“小时候你照顾我,现在我也支持一下。”最令人感动的是,她悉心照顾的邵阿婆坚持每月付2000元护理费,黄小燕分文未取,悉数捐予区慈善总会。


微信图片_20250709104144.jpg


从44岁踏入社区工作,黄小燕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名党员干部的职责,先后获得新时代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温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温州市“郑九万”式先进人物、瓯海区劳动模范、感动瓯海十大人物、瓯海区优秀共产党员、瓯海慈善楷模等几十项荣誉。为空巢老人送餐、垃圾分类宣讲、资助困难学子,她的角色有很多,每一个角色都做得很到位,每一个角色都令人敬佩。助人为乐是她的代名词,可她总说做的都是平常事。


她是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深耕二十七载,服务群众每一天,是细水长流的坚守,更是春风化雨的奉献,只为守住一颗党员的初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