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月12日,瓯海区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事项,30家单位被授予首批区级慈善文化实践基地。 区慈善总会会长张纯一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许世滋向一届五次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区慈善总会副会长周秀文,区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大伟、副主任柯智勇,理事会成员及首批区慈善文化实践基地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瓯海区慈善文化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工作报告》;增补理事、选举区慈善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会上宣读《瓯海区慈善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意见》。 上半年,区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围绕区慈善总会中心工作,推进慈善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协助总会举办重大慈善活动、拓宽慈善文化研究领域、深化慈善文化“六进”活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初步成效,为瓯海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慈善力量。 今年,区慈善总会出台《瓯海区慈善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意见》,通过调查摸底、相互沟通,达成合作共识,确定30家首批慈善文化实践基地,会上予以授牌。 张纯一指出,下一步研究中心的重点工作要着力推进慈善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一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从适应慈善事业转型变革、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慈善文化“六进”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从行善主体由精英个体慈善转向大众全民慈善的过程中,努力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公益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着力做到以文化人;要把人文慈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着力解决慈善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不足的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思想武装,加强工作创新;要通过设置载体、选树典型,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慈善文化“六进”活动,积极营造慈善文化氛围,激发慈善新动能,扩大慈善新成效。二要明确要求,大胆实践。要按照“五个有”要求推进基地建设,即有充分的场所空间、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有自身的品牌项目、有一支活跃的志愿队伍、有正常开展的慈善活动。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基地建设成为研讨慈善理论、传播慈善文化、开展慈善活动的重要阵地。三要注重结合、务求实效。密切结合自身的实际,与本单位工作业务紧密结合,做到慈善文化传播与传统文化教育、慈善文化与思德教育、慈善文化与地域文化挖掘结合起来,防止“两张皮”,增强实效性。基地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并有专人具体抓。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尤其是主管部门的支持,争取社会组织的配合。研究中心要加强基地建设的指导,提供好的服务,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相互借鉴,不断提升创造力,计划明年下半年培育一批示范基地。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